
精选语文工作计划四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工作计划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工作计划 篇1一、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后进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后进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语文基本能力。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语文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语文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和较强阅读、写作能力,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
二、培优对象和辅差对象
培优对象:吉庆勤 刘晓蝶 李芳颖 唐婧皙 韩梦 洪春雨 赵妍妍 曾显伊 符伊琴等。
辅差对象:韩凯 张建伟 符素栋 何国星 符智祺 符政 梁轩昂 杨进颖 林智浩 赵俊德等。
三、制定目标
在这个学期的培优辅差活动中,培优对象能按照计划提高读、说、写的综合语文能力,成绩稳定在及格线以上,并协助老师实施辅差工作,帮助后进生取得进步。辅差对象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成绩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语文的阅读和写作这一基本的能力。
培优主要是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介绍或推荐适量课外阅读,让优生扩大阅读面,摄取更多课外知识,尤其是散文,多给他们一定的指导,以期在写作中能灵活运用,提高写作层次,同时安排一定难度的练习任务要求他们完成,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辅差的内容是教会学生敢于做题,会做题,安排比较基础的内容让他们掌握,逐步提高后进生的写作水平,可先布置他们摘抄。 仿写,后独立完成,保证每个后进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训练后进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堂上创造情境,坚持不懈地关爱后进生,让后进生尝试说、敢于说,进而争取善于说。
四、主要措施
l、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2、采用一优生带一后进生的一帮一行动。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后进生加以学习。
3、充分了解后进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后进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后进生。
5、对后进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6、采用激励机制,对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7、充分了解后进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后进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8、及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后进生的学习问题。
语文工作计划 篇2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今年我市中考语文命题,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20xx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中考制度改革的意见》,以及20xx年4月教育部中考命题人员培训会议精神,力图体现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动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努力提高普及水平;有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和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积极主动发展;有利于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推进高中阶段的普及和发展。
二、学科评价标准
在20xx年中考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南京市20xx年中考继续实行“两考分开”。坚持20xx年南京市中考命题的原则和导向,渗透新课标精神,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切合南京市初中教学的实际,考查学生初步的观察、积累、理解、讨论、质疑、调查、分析、综合、应用、探究等方面的能力。试卷的难度值仍然控制在0.7左右,试题的难度结构仍然是3:4:2:1:(由易到难),以体现“夯实基础、注重能力、严格标准、有所创新”的命题原则,发挥考试评价对初中教学实践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管理功能和甄别功能。
三、学科评价内容(考试说明)
《20xx年南京市中考语文升学考试说明》
根据教育部《关于20xx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指导意见》、《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人教版)》,结合我市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拟订20xx年本学科升学考试的范围、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考试能力要求
中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和欣赏感受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 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B. 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 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D. 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 欣赏感受 指对阅读材料中文学作品的形象和描写,优美精辟语言的欣赏和感受能力。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但均以《大纲》为依据,在《大纲》所要求的能力范围之内(渗透新课标精神)。
二、考试范围及考试内容
考试范围:
1、《大纲》规定的初中阶段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要求。
2、现代文阅读的考查范围:与精读课文程度相当的课外现代文读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文学作品)。
3.文言文(诗文)阅读的命题范围,以南京市两套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共同篇目为依据(见“附录”)。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语文基础知识着眼于应用,不考名词术语。)
能识记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1、识记 A
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3500个常用字)的字音。
②识记现代汉语(3500个常用字)的字形。
2、应用 D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②正确理解和使用常用词语(包括常用的成语、同义词、反义词),并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③正确使用短语。
④辨识并修改常见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重复罗嗦、前后矛盾、误用和滥用关联词 ……此处隐藏5129个字……学、规范地学、创造地学,课前会收集资料,课中会听、说、读、写,课后会应用实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开设阅读课,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继续开展课前两分钟的读背古诗词的活动,并做好上学期古诗词考级的延续工作。
3、狠抓教学质量,把好单元教学质量关,做到一单元一汇报、一反思、一补救;注意转差和防差,加强后进生和重点辅和教育管理,确保各年级语文成绩达标率保持在96%以上。
4、继续改革考试制度,建立形成性评价档案,加强平时考查,建全平时考查成绩记
三、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备好两周以上的课,制定科教学计划和进度。
2、落实本学期的备课、作业的具体要求。
3、新教材的学习、培训。
三月份
1、确定重点辅导生名单。
2、完成科教学计划。
3、展示课例选拔。
4、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报名。
5、第一轮备课检查。
6、组织学习、讨论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计划。论证开设
7、本课程《语文课外阅读》,并酌情实施。
8、口语交际和阅读课例研讨
四月份
1、主办区教学展示课活动。
2、口语交际、阅读教学展示。
3、组织好4月6日与香港家教交流团的交流活动。
4、各班开展读书活动展示。
5、做好期中教学检查工作。
6、召开毕业班级教学质量分析会,布置重点辅差工作。
7、校内展示专题研究课。
五月份
1、后进生转化、重点辅导生教育、教学情况汇报。
2、做好优秀论文评比(5月20日)
3、第一次备课抽查,抽查作业批改情况。
4、制定“名师成长规划”。
六月份
1、古诗词考级
2、以科组为单位开展教师基本功比赛(个别项目提前组织)。
3、优秀论文选送工作。(按语文教师20%比例,6月15日前)
4、口试(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项目)
5、拟定期未复习计划。
6、做好期末教学检查工作。
七月份
1、期未复习、质量检查、分析与总结
2、完成学期工作总结,并上交相关材料。
3、教师、学生竞赛获奖及成果统计。
4、各类教学、教务文件材料归档。
语文工作计划 篇4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分别出现两次。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
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2)班共有学生41名。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但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男生顽皮的较多,作业基本上都能认真完成。还有个别学生书写能力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致使他们的作业质量不是那么理想。学生的作业质量有很大的区别,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我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多一些关注,多给予辅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三、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提高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指导学生练好钢笔字。
3、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4、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抓住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多渠道、多角度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钢笔书写的习惯。
五、主要措施
1、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鼓励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及天天阅读的习惯。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