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活动方案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时间:2025-10-22 13:55:08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1

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班级音乐会能够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音乐氛围,促进孩子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增强他们的兴趣,师生的情感也得以进一步沟通,教学效果得到很好的提高,让孩子们真正拥有自己的“小舞台”。

而在农村开展班级音乐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还能丰富孩子们的课外活动,实践素质教育,也是学生间相互展示、相互评价的一种途径,还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就感,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实践。

二、活动地点:

界上小学五年级教室

三、参加人员:

1、五年级全体学生

2、音乐科任老师

四、活动过程:

(一)前期准备工作

先在五年级试点实施班级音乐会,然后陆续在各年级展开,最后挑选出各班组织得比较好的节目开展综合性音乐会向家长代表及本校全体老师展示,并进行评价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各年级开展音乐会的能力。

(二)拟定活动方案

1.活动组织形式

主持人报幕式:主持人按节目单顺序依次报幕,学生按顺序表演。

2.活动要求:

要求人人参与,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自选内容、自选表演形式、自选合作伙伴、自选节目负责人、自选时间排练、自选节目主持人和学生评委。一切由学生自主筹备。

3.活动内容:

(1)节目范围:自选本学期教材内容,也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课本外的歌曲或表演形式,要求是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展现小学生素质的节目。

(2)节目形式:包括唱歌、舞蹈、小品、相声等。

(3)节目人数:根据节目需要自由搭配,形式和内容由学生自由组合,自愿报名,节目单由音乐课代表、音乐会策划小组统筹完成。(4)节目要利用课间十分钟、课余、周末等时间积极进行排练。

4.活动安排:

(1)教师方面:颁发本“班级音乐会”活动方案,放手学生,只在学生排练过程中和音乐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为学生的排练提供帮助,做好学生间的组织协调工作。

(2)学生方面:

A、从本班民主推举出优秀口才表演者,一男一女,作为本次音乐会主持人。主持人除负责节目主持外,还要负责统计本班节目的数量、内容等等。

B、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们,让学生自己动手,共同合作,做好设计节目单、布置音乐会会场等音乐会策划工作。

(三)开展“班级音乐会”

制定了活动方案,然后就是首先在五年级试点开展班级音乐会,孩子们拥有了自己的小舞台,老师对所有具有闪光点的学生进行了及时的评价和表彰。虽有一些小问题,但整体来说取得了一定成效。

五、活动反思与总结:

通过开展班级音乐会,学生进行了锻炼和交流,老师对音乐会进行了表彰总结,提高了学生对音乐会的认识和喜爱。从开展过程来看,我们班的小小音乐会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主持人忘台词,有些同学在演唱时跑调、节奏没有跟上、表情不够自然,舞蹈不够整齐,音响控制不够好,节目时间不够紧凑等等。

虽然我们的音乐会存在着这些缺陷,有很多的不完美,但这才真实体现了孩子们的水平,体现了他们最认真、最团结的一面,虽然今天的尝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这堂音乐会记载了孩子们共同努力的成长记忆。

通过这次音乐会,学生更深地了解了音乐课的内涵,他们在无形中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另外,孩子们在排练时的互相的接触更密切了,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同学之间的友谊也有了提升。通过音乐会的形式,学生在老师、家长们面前充分地展现了他们自己的音乐才华和实践能力,这是一次很好的考验、锻炼的机会。音乐会也使原来平时紧张的学习有了一股生命的活力,使我们的校园充满了艺术的气息。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2

为了进一步挖掘学校深厚的音乐底蕴,发现培养音乐人才,宣传、推出音乐之星,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发展,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了给更多的学生一个表现音乐的机会,我们学校开展了班级音乐会活动。此次音乐会包括了唱歌、舞蹈等内容,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极大地唤起他们的创造热情,不断品尝到创新的快乐。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也为我校的音乐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施展平台。下面就谈谈我们开展“班级音乐会”的一些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具体如下:

一、活动组织形式。

主持人报幕式:主持人按照节目单顺序依次报幕,学生按顺序表演。

二、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

三、活动地点参加人员:学校广场全体学生

四、活动要求:

1、以"我爱学音乐"为各班的活动主题,根据主题设计活动内容和板报设计。

2、要求人人参与,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各班自选内容、自选表演形式自选合作伙伴、自选节目负责人、自选时间排练、自选节目主持人和学生评委。

五、活动内容:

(1)节目范围:自选或改编本学期教材内容,也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歌曲或表演形式,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展现小学生素质的节目。

(2)节目形式:包括唱歌(独唱、小组唱、表演唱、齐唱、大合唱、对唱)、舞蹈、小品、相声、诗歌朗诵、故事剧、音乐剧、校园剧、时装表演、集体舞、徒手操、英文歌曲等。

(3)节目人数:根据节目需要自由搭配,每人准备节目一个或一个以上节目,形式和内容由学生自由组合,自愿报名,节目单由音乐课代表、音乐会策划小组统筹完成,尽快上交音乐老师进行审核。

(4)节目要利用课间十分钟、课余、周末时间积极进行排练,老师定期指导检查。

六、活动安排:

1、教师方面:制定“班级音乐会”活动方案,提前布置任务。在学生排练过程和音乐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为学生的排练提供帮助,做好学生间的组织协调工作。

2、学生方面:

(1)演出地点可选择大会议室或学生所在班级。

(2)推选主持人4名。主持人除负责节目主持外,还要负责统计本班节目的数量、内容等等。

(3)演出时邀请校领导、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也来参加音乐会的演出和评比。

(4)可设计节目单、邀请书及反馈书,并对音乐会会场作环境布置。

七、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期

1、做好音乐会舞台背景设计方案

2、负责收集节目

(二)、活动中前期

1、确定班级四位主持人

……此处隐藏6555个字……音乐活动方案13

一、教学目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二、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春水》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三、教材分析:

(略)

四、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五、教学难点:

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

六、教学准备:

电子琴、磁带、视频

七、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1.《小鸟小鸟》是故事影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快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展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2.春天,象征着美丽;春天,象征着生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万物苏醒,生机勃勃。春天,它又是许多的诗篇、绘画和乐章中赞美的对象。《致春天》这首钢琴抒情小品就是挪威十九世纪作曲家格里格谱写的春天的颂歌。

乐曲的一开始,在右手高音合弦模拟出的流动的感觉的引导下,左手弹奏出清新、舒缓的主题旋律,让人彷佛看到了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景色,大地上到处充满了生命的勃勃生机;中间段低沉并且旋律逐渐急促,略显灰暗,似乎在告诉大家,在春天降临的过程中,并不都是阳光明媚的日子,也有春寒料峭,阴风阵阵的日子,但春天是不可阻挡的,所以在乐曲的最后部分,我们又看到了战胜了严寒的春天,为我们勾勒出明媚的阳光下的大地为渐渐茂盛的青草和朵朵绽放的鲜花所覆盖……

尾声是一连串的分解和弦,清澈、明亮,花蕾初绽,色彩缤纷,引起人们对美好春天的多少无穷遐想。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

二声部做到声音协和。

休止符即空拍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

注意解决六度音程大跳的音准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初听《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曲调相同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

(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

(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6/8拍号,该拍号在第9册第1课讲过。)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

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

(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a.教师范唱。

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

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

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

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

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

d.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4.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

(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三、课堂小结

进行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2.学生二声部训练还有待提高,多加训练,唱多几次明显感觉好多了,但还是不太稳,要求老师带唱,请学生下课之后再去找找还有哪些描绘春天的歌曲和乐曲。

四、课后反思

现在新教材都很注重合唱教学,这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所以在教学时切不可加快速度,要循序渐进,之前要做些音程的练习,特别是相近的几个音。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