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建筑实习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暑期建筑实习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暑期建筑实习总结1南京——钟阜龙蟠,石城虎踞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南京具有许多重要的节点,并且以此为依托,形成了南京城今天的脉络和城市肌理。建立之初,南京城自然至上的规划思想的设立为今天南京山川形胜的特色奠定了基础。作为一座老城,南京同样面临着城市扩张及人口增长带来的种种挑战。因此,城内有着大量的居住小区,并且建筑密度较大,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和交通问题也是不容乐观。南京是一座有着自己荣耀与屈辱历史的城市,现在的南京正在以新的心态与形象发展着,同时也守护着自己的过去。
1.东南大学a规划:东南大学老校区的总体布局沿袭了“自然至上”的城市设计思想。老校区的规划空间结构严谨,整体性强,采用了主导轴线,几何方正的道路网架,规整严谨的中心区和以造型独特的大礼堂作为构图中心的西方古典空间模式,形成排列有序和错落有致的建筑群。b建筑:东南大学中原中央大学校园部分的建筑受到西方折衷主义复古思潮的影响,如孟芳图书馆的立面采用爱奥尼柱式和山花檐部等西方古典形式体育馆主要受西方古典复兴手法影响,突出入口,青砖墙,拱形窗,西式扶梯双路是上下,造型简介,颜色素雅。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大礼堂主立面取爱奥尼柱式与山花构图,上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铜质大穹窿顶,建筑造型庄严雄伟,南校门由三开间四组方柱与梁枋组成,外形采用简化的西方古典建筑式样,简洁大方,与大礼堂及校园其它建筑融为一体。c景观:东南大学景观绿化整体较好,南大门与大礼堂之间的轴线上的林荫大道两旁规整的种植法国梧桐,各教学楼以及校内道路两侧皆植有树木花草。d思考与启示:随着高校发展速度的加快,东南大学老校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a大规模扩展b功能复合化c建筑高层化d交通机动化。这些新的变化的产生无疑将导致老校区原有的空间景观的改变,空间结构的改变。东南大学老校区在保护原有老校区空间整体格局的基础上,通过对新建筑形体的简化和旧建筑扩建等方式,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老校区的原有风貌。通过保护好老校区建筑与自然景观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保护轴主导轴线完整性等措施,实践着杨廷宝先生在1950年中期提出的思想:学校应有一个宁静而又富有文化的环境,注意学校历史地位和建筑,使新旧建筑有较为统一的格调和完整的校园中心。
2.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a规划:设计将喧嚣的城市摒除在外,院落中以较强的艺术象征手法隐喻了那场灾难对中国人民造成的痛苦。在布局上,它摆脱了纪念轴线对称的传统布局方式,以环境氛围的营造为设计重点。基地东北角最高,通过大台阶将凭吊者引上陈列馆平屋顶,可鸟瞰屠场全景。巨大的十字架矗立在空旷的广场之上,“遇难者300000”的黑色大字赫然入目,一片惨烈悲愤之情弥漫全场。b建筑:建筑物低平简洁,摒弃琐细装饰,体形、体量、流线、色彩、浮雕和单体的组合都极其单纯简练,尽量不突出,重点在于整体环境氛围的渲染。建筑单体以灰黑色的石质材料覆盖,突出肃穆庄严的气氛。建筑内部流线简单,循序渐进的将参观者的情绪调动。在室内灯光方面的运用注重光线的强弱。祭奠大厅面积较大但层高较低,加之点点的星光使得整个大厅感觉较为压抑,使参观者不觉中放轻脚步,心中悲愤静穆之情油然而生。c景观:全场铺满白色卵石,宛如死难同胞的枯骨,寸草不生,象征死亡,残垣断壁,几棵枯树,震撼人心的雕塑群无不撞击着人们的心扉,营造出荒芜凄凉的环境氛围。d思考与启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通过形象移情作用,将参观者的心情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激起人们的悲愤或是忏悔之情。在环境营造方面十分成功,充分体现了东方纪念建筑注重气氛营造的特点,同时在内部环境的营造方面,通过运用现代科技,将光、声等因素发挥得淋漓尽致,成功的创造出静穆的气氛。
3.夫子庙a规划:夫子庙以秦淮河为主线,以文庙、江南贡院等建筑为主要节点形成一个以文化旅游为主的典型商贸居住地段。b建筑:以传统建筑为主,其中秦淮河两岸建筑具有典型的江南商业建筑特点,通透性较好并且多有外廊,临河部分地段正进行改建。c景观:以秦淮河为主,现夜晚有灯展,商业化严重,已失去桨声灯影秦淮河的唯美画面。d思考与启示:夫子庙对于南京而言更多的是一个记忆中无可替代的节点,作为南京的繁华之地,城市的文脉之所在,夫子庙是南京城市所特有的一种符号,夫子庙地段价值具有不可替代性。作为城市的最显著的记忆,夫子庙与秦淮河一起构筑起南京城曾经最美的回忆。4.中山陵a规划:中山陵以序列的营造形成格局见长,中山陵景区平面为钟形,与钟山契合,以参天梧桐构成的绿色长廊为引导,以墓道青松和层层石阶为纽带,以龙脉为屏障,以孝经鼎为呼应的格局匠心独具。八层石阶在空间序列的营造上具有很大的作用,象征着三民主义和五权主义。拾级而上,崇敬之感从心底涌出。在布局上遵循了中国陵墓建筑的纪念轴线对称的传统方式。b建筑:中山陵是民国时期“中国式建筑”的杰出代表,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但同时又有改良成分。牌坊与碑亭的设置,符合传统陵墓的规制,蓝色的琉璃顶与砖石质的斗拱形象也与传统大致相合。灵堂的穹顶结构明显受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影响。c景观:中山陵位于钟山风景区内,植被覆盖率较好,陵园大道两侧种植有高大的法国梧桐,墓道两侧整齐的种植着青松,营造出静穆庄严的气氛。d思考与启示:中山陵景区作为南京市旅游的品牌项目在周边旅游设施的配套方面有待改善,公交车辆的缺少与道路指示牌的数量较少的状况将极大的影响参观者的出行和参观。
苏州——君到姑苏见,人家皆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苏州古城历经25XX年历史的洗涤,所体现出来的城市形象相当有个性:房屋都是清一色的白墙和黑灰色的瓦,仿照苏州古典园林粉墙黛瓦的建筑特色。苏州老城区的天际线控制较好,同时新城区的建设令人瞩目,金鸡湖周边的苏州新区和苏州高新开发区也成为苏州城市建设中新的亮点。
1.山塘街(苏州民居)——七里山塘春水柔,一声橹声一销魂a规划:山塘街临山塘河而建,两侧店铺林立,是苏州民居较为典型的地段。史上山塘街很是繁华,如今“山塘胜景”的繁华早已不在。山塘街中部有古戏台一座,前有较为开阔的广场空间,为居民集会或是休闲的公共空间。山塘街的交通为水陆两路,沿河民居多有水埠,直接与山塘河相接。作为古苏州的商业地段,山塘街有着商业街的特点,临河建筑形式多为骑楼。苏州古民居大致有以下形式:1.河街平行,宅在街边,小巷幽幽迂回曲折2.小河居中,两岸屋宇连绵,水栈河埠嵌筑期间,拾级而下,可就水洗涤,可向船家采购,间有廊桥横跨小河,连接两岸人家,这就是苏州著名的水巷。3.前巷通后巷,几落几进并围以高墙,形成封闭式院落。b建筑:苏州民居粉墙黛 ……此处隐藏8075个字……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它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一、测量放线
在工程开工前,建筑物位置的确定也是很重要的,在从事测量的工作中,我了解到为确定建筑物的位置首先应根据规划院给定的建筑物坐标点及坐标线、建筑红线进行定位测量,确定它的位置。
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外轴线作为基本纵横线,以绝对标高作为±0。00标高,分别将基本轴线标高引到临近建筑物上。
(二)建筑物的垂直测量。 A:建立辅助轴线控制网。
B:建立施工线控制网,根据辅助轴线控制网画定墙边线、柱边线等施工线。
(三)建筑物水平标高测量。
建筑物的高程控制。采用分层传递法,根据±0。00标高线,将建筑物的标高引至一层柱的竖向钢筋面上,并以此层向上传递测量。
二、混凝土工程
(一)模板设计
模板安装前的基本工作:
1、放线: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墙轴线,平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各条轴线。模板放线时,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中心线和边线,墙模板要弹出模板的边线和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2、用水准仪把建筑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3、模板垫底部位应预先找平,杂物清理干净,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或混泥土成形后烂根。
4、工长事先确定模板的组装设计方案,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5、模板应图刷脱模剂。
(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对结构物的安全,也对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
1、作业准备:
浇筑前应对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经检查钢筋的水泥垫块是否垫好。如果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
2、混凝土的养护
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混凝土早期养护,其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另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从理论上分析,新浇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防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来。
所以在施工时我们要谨慎的处理这些事件,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处理。
这些问题都是在施工事要注意的,在施工时采用何种水泥,用量都是要注意的,还有混泥土的早期保养。
3、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柱的混凝土浇筑
①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②柱高在2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2m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洞口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箍箍牢。
③柱子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应当经过计算确定,并且应当计算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量,用专制料斗容器称量,保证混凝土的分层准确,并用混凝土标。
暑期建筑实习总结4大二暑假,经亲戚介绍有幸到福建新华设计有限公司实习,建筑设计公司的暑期实习总结。公司里的同事挺热心,对我的叨扰他们并不感到烦,教了我好多知识,我是在那里第一次作CAD做了一张图。在实习的过程中赵工和他的同事耐心地给我讲解设计的流程和不同建筑种类的设计规范要求。首先,是对建筑的整个流程的了解。建筑物的形成、流程如下:投资商投资-—国家审核批准-—设计院做出建筑方案-—中标-—设计院进行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物正,立,剖面,水电,供暖的设计)-—建设部审核批准-—施工单位施工-—监理进行审核-—施工完成,交工-—装潢公司进行装修-—交工-—由投资商和房产公司进行买卖。整个过程中,建筑的设计部分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所以设计的时候,每一步都要按照规定,每一步都要谨慎。设计时也有它的过程:做方案(必须符合结构要求)-—进行平面设计(设计的同时,由结构师就行调整,平面做法应符合结构要求,调整的同时,结构师进行结构设计,两者属于同步进行,同步完成)-—立面,剖面设计-—水电,供暖,电梯设计,工作总结《建筑设计公司的暑期实习总结》。更多网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苏州城就是个很不错的地方,那里的优秀的现代建筑和古典建筑很多。比如位于西湖南线南山路西侧的博物馆,建筑用地23889平方米,建筑面积控制在8000平方米。以现代建筑造型手法塑造出具有现代气息的博物馆形象,结构新颖,是一个建筑典范。因处在西湖景区中心,所以整个建筑以考古发掘探沟和探方的形态,将大部分建筑置在地下,地上建筑面积控制在2000平方米,以进入地下部分的探沟为界,划分左右两大功能区。这一设计构想源于对块环境的解读,以及对博物馆本身意向的表达。通过建筑造型,采用内部空间非等高的竖向设计,有助于展示不同内容的需要,满足不同的陈列方式,利于现代展示空间布局。作为建筑物本身,上部框架和探沟内部所呈现的现代钢结构,幕墙玻璃、花岗岩铺饰,与建筑外立面的磨砖对缝清水砖墙面,恰是建筑表达现代人文气息与传统历史文化的契和之处。
我看到的主要是梁与板的钢筋绑扎。
(1)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1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3)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
(4)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不只这些,还有不少的规定和要求我只能自己去查资料了,何工一时也讲不完的。他还有提到钢筋的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在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最好不要在构件最大弯矩处。
由于天气较热,我们只是看了一会就回去了,不过还是很感谢何工的讲解。就这样我结束了我这几天的实习之旅。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