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演讲稿

家长会演讲稿

时间:2025-07-30 15:51:07
【热】家长会演讲稿

【热】家长会演讲稿

演讲稿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使用演讲稿的事情愈发增多,演讲稿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长会演讲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长会演讲稿1

美国人才学家英格尔斯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现代人”素质概念,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求新,接受新东西、探索新领域;二是参与社会事务,表现出社会责任感;三是个人效能感和自信心强;四是思想上独立自主,不迷信传统和习俗。这一“现代人”标准一直为各国人才学研究者尊重和认同。

被各国人才学研究者尊重和认同的“现代人”标准也值得我们借鉴。但在现实生活里有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孩子听话”这个问题,问他们孩子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他们会脱口而出:“就是孩子不听话!”对他们来说,孩子听话就是“乖”。其实,无数专家和教育案例都告诉我们,在孩子听话这个问题上,家长一定要避免一个误区——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对“听话教育”的批判

早在几十年前鲁迅先生就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一文中对“听话教育”有过评说:“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有趣’。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是属于‘动’的,那就未免有人摇头了。”又说:“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但发展下去,对一切事情无不驯良,却绝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倒是没出息。”鲁迅先生认为把“听话”“驯良”作为对孩子的首要要求,只能造成孩子的奴才性格,对此他深感忧虑。

“听话教育”起源于何时难以考证。但它与“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不无内在联系,是封建社会教育思想的流毒。然而,时代到底不同了,我们不能再把“听不听话”作为评价孩子的首要标准,去片面地进行“听话教育”。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造就具有独立精神的人才是现代教育的重要课题。

必须让孩子听话的情况是有的

第一类情况就是孩子还小的时候,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例如刷牙、倒水喝等。这些事情,在做的过程中加点乐趣便容易做到。家庭中的规条也是一样。规条不要太多,用轻松的态度处理,孩子便容易遵照执行。

第二类就是在紧急的情况里,没有时间做出详细的讨论,家长必须要求孩子对他绝对信任,就像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接受上级的指令一样。只是要注意,这份特权若经常使用,很快便失去效果,导致孩子干脆就不听家长的。所以,平时没有大不了的事,家长最好避免用“听话”这一招。而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可能有危险时,家长便能有效地做出这个要求了。

在一般情况里,就算孩子只有两三岁,家长也可以避免用“听话”二字去推动孩子。6岁前的孩子不能明白复杂的道理,只用愉快的感受去推动孩子便已足够。6至7岁以上的孩子,可以与他谈论个中的道理了。

真正需要孩子听话的机会不多

孩子“不听话”的情况经常出现,会使家长产生很大的情绪反应,其表面的道理是:“这样下去,孩子不能成长为成功的人。”而内在原因,其实是自己的权威地位受到了挑战,家长本身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受到了冒犯,觉得对孩子失控。

被誉为“华人世界的国际级NLP大师”李中莹告诉我们,真正需要孩子听话的机会不多。

1.多听话便少用脑,这是很自然而且简单的道理。多动脑筋,一个人便会多办法、多突破。反之,凡事只要听话便解决了,大脑没有运用的机会,便不能发展出更高的智力。

2.听话是依赖性格的温床。一些家长为孩子做好了安排,孩子只要听话便事事妥当。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便会是一个软弱无力、凡事都要有人说“话”好让他去“听”的人。想象一下,若你的女儿在成长时十分听话,中学毕业后你送她去英国读大学,她的环境一下子改变了,身边没有家长说“话”给她“听”,她也许会把第一个认识的男孩当做父母的替代品,而跟定了他。这也许不是最理想的恋爱婚姻历程吧?

3.孩子出生时没有半点自主能力,而20xx年、20xx年后,家长总希望孩子已经掌握了充分的照顾自己的能力。那就是说,孩子的成长应该每年培养出大概5%的自主能力,也就是每年少了5%的“听话”。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成长,也就是发展出孩子的自主能力。家长习惯了享受孩子听话的安心和方便,便会容易忘记这份使命了。

4.家长总是希望下一代比自己更好。但是,若要孩子完全听话,再好也不会超过自己,更何况模仿另一个人,孩子再好也只会学得八成,那结果更可能会使一代不如一代了!故此,若真的想下一代比自己更好,必须容许孩子不听自己的话。

其实,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运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明白事情应该怎样做,更因为事情能够给他足够的价值而主动地做。若孩子总是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那又怎样会有听话的需要呢?

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虽然是自己的孩子,他也不可能在每一个事情上与你有绝对相同的看法。其实,这也是使他成长后更有成功可能的保证。试问在今天的社会中,有多少事情在20至30年前的做法,现在仍然有效的?要使孩子在21世纪出人头地,那么头脑更灵活的他,将比事事听话的他,有更大更多的机会。家长应教会孩子怎样去看、听、思考,找出最多的可能性,懂得做出好的决定(三赢,有效),自动积极地执行那个决定,有效果便继续,没有效果就改变,更能够为自己的决定与结果负责任。这样的孩子便能够有成功快乐的人生,家长也没有“听话不听话”的问题了。

怎么做孩子才会即说即行

虽然孩子不一定要听话,但在现实生活里,家长难免还是会对孩子发出很多指令,要求孩子遵从。那么,我们就不妨找一些效果好一点的办法。

首先,解决自身的问题。一个人做一件事,不是为了得到一些乐趣(正面价值),就是避开一些痛苦(负面价值)。孩子不听家长的指令而继续他自己的行为,是因为不听家长话没有什么负面的价值,而继续他本来的行为是维持一些他追求的价值,这些价值对家长来说可能难以理解,但是如果没有这些价值,孩子根本不会展开那些行为。

其次,家长要想改变“孩子屡不听命”的状况,可以考虑以下的方式:

1.家长改变在这件事情上的处理模式。这就是说,改变所用的语气、措辞、态度及行为。因为过去的做法已经证明无效,所以无论你怎样改变,都能比重复过去的方法多一个成功的机会。小心:不要以为一改变孩子马上就会“听命”,他会用无数试探来看看家长是否坚持。

2.假如孩子没有听令,而继续的行为带给他的正面价值是家长可以认同的,例如看课外书、下棋、运动等,那么帮助孩子安排更适当的时间和空间以获得这些正面价值。

3.上上策不是要孩子听话,而是帮助孩子认识和感觉到什么行为是他自己应该做的,而且从中有很多的乐趣可得。

情绪本身不是问题,真正需要处理的是导致情绪出现的事情或过程。作为成人,家 ……此处隐藏28524个字……立性,自尊心也逐渐增强了,也就是我们通常在讲的孩子知道"难为情"了,他怕"丢面子"了。从思想意识上来说,此时,孩子的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也就是说想的事情多了,开始有自己意向,自己有自己的打算,但是他们的辨别力弱,这也就需要家长经常给孩子一些指示和告诫,经常提醒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给他明确的方向,但需要的是大人的"口风"必须一致。不要爸爸‘妈妈’这么说,爷爷奶奶却是那么说,这样孩子就更辨别不清晰了。最后我就本班的实际情况,给家长们提一个建议:重视家庭教育,家长的善导是家庭教育的黄金,要掌握孩子的心理,抓好萌芽教育,才干使孩子逐渐步入正道。教育孩子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家长们的‘责任’。学生来到学校接受教育,提高和进步,是我们老师的愿望,也是家长们的愿望。

5、我期望家校之间加强联系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走到一起来了。为了我们美好的理想,我们必须一起努力,实现这个理想。孩子要健康成长,光靠学校教育肯定是不够的,家校结合才干使孩子不断进步,你们抽空可以来学校也可以打电话问问孩子的情况,或反映一下在家里的情况,以便我们及时针对你的孩子的特点展开教育。老师愿意从一点一滴做起,请和我们一样:无限相信孩子的潜力;永恒不要对孩子失望;决不吝啬父母的表扬和激励;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请天下所有的父母记住这样一句话:"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讲的内容不能太多展开,最后几句话与大家共勉:

1以高远的目标激励孩子。

2以严格的要求约束孩子。

3以实际的行动支持孩子。

4以寻常的心态关爱孩子。

孩子的教育工作是琐碎的,我们在工作中,难免也会呈现疏忽或不足之处,恳请家长们批评指出,假如我们在教学中有什么不合理之处,也欢迎家长们能坦诚与我们交流。假如我们在教育您的孩子时,有令您不满足之处,请您及时与我们沟通,并赋予理解,您的理解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谢谢大家!期望各位家长多提宝贵意见!

家长会演讲稿14

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我是xx的家长。首先感谢学校老师给予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能让我站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我感到十分荣幸。老师们落落大方[注: 落落:坦率,开朗的样子。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的举止、谈吐不凡的气质、生活朴实的作风、勤奋好学的精神,时刻潜移默化[注: 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既学会了读书,又学会了做人。让他在这里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此,我代表所有的家长们对各位老师的辛勤教育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的孩子自从进入六年级六班后,我发现孩子变了,变得快乐了,变得开朗了,变得自信了,这是老师的管理和教育的结果。我的孩子每一点进步,都和老师们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没有老师的严格要求,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对于孩子的教育,我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只是想把自己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说出来,目的是与大家一起交流切磋,取长补短[注: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共同提高。在此我就孩子的成长教育谈谈几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有相对独立的、安静的学习场所。以平常心对待孩子,与孩子交朋友,让孩子感到亲情,驱除压力感,有话乐意向你说,有苦愿意向你诉;

二是采取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的方法。多一点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多一些沟通。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指责,家长在有些时候还是要做出牺牲的,陪着

孩子看看书、看看电视,让他感受到你的关怀和爱意。

三是培养健全的人格,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如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我建议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参加让他们有强烈的团队协作精神。因为只有在活动中孩子们才能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自己真正的快乐!

看着孩子一天天的变化,作为家长,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我知道,他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离不开同学们的无私帮助,也离不开家长的辛勤付出。我有理由相信,有我们的陪伴,有老师的科学指导,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地成长,他将会是我们的骄傲!

在此,我再次向为了我们的孩子而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愿所有的老师和家长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美满!

谢谢大家。

家长会演讲稿15

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对今天来参加会议的家长表示十分的感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本班的情况,本班共有32名学生,其中有5名借读生、11名本片的学生、16名外片的学生,18名男生14名女生。看来许多家长是慕名将孩子送到我们学校就读,这是对我们学校的信任和支持,在此先表示感谢!

一、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习惯的准备:

1、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家长要教育孩子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和玩耍的时间。这包括:要按时到校,不能迟到,学校要求学生7:30以前到校,而且要养成在家吃早餐的习惯;放学后,回到家先做作业,做作业要专心,做完作业后再玩,不能边玩边做。另外,还要培养孩子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良好习惯。

2、上学以后孩子要独立去记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作业和第二天要带的东西。开学后我会给学生专门准备一个记事本,希望家长能够每天抽出点时间,对孩子是否完成老师交待的事情进行指导,具体做法:一次提醒,一次检查,一次表扬。

3、上学以后,需要自己保管的东西一下子多了许多,孩子以前并没有这样的经验,缺乏自己的东西由自己保管的意识。这样就造成有些孩子几乎每天都在丢文具,根据这种现象要求每种文具都用圆珠笔在纸上写上名字,用胶条粘下来贴在文具上,让他自己认识自己的东西,有些父母对这些现象并不重视,觉得一支铅笔没有多少钱,丢了再买就可以了,但自己的东西自己保管好是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

二、物质准备:

1、书包1个:要给他准备一个合适的双肩式书包,大小宜跟孩子的身高以及教室格子大小相适宜。要求是质料要轻、肩带要宽,功能不要太多,在上面显眼的地方写上孩子的班级、姓名。

2、铅笔盒一个:长20厘米左右,分上下两层。建议给孩子买功能最简单、色彩不鲜艳的铅笔盒或铅笔袋。现在很多的铅笔盒,功能很多,样式花哨像玩具,按某个按钮就会弹出什么出来,这样的铅笔盒最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造成上课不听讲,建议不要买。

3、直尺一把:直尺是小学生必备的,特别是刚进一年级的小学生,会经常用到直尺。买一个15厘米或20厘米,普通的塑料直尺就可以了。

尊敬的各位家长,尽管我们各位老师兢兢业业、起早贪黑,然而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恳请各位在填写完调查表离开前,让我一一记在笔记本上,家长会后马上解决处理。

我的发言结束,有不当处敬请谅解,谢谢大家!

《【热】家长会演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