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活动方案

班级活动方案

时间:2025-07-13 08:07:07
关于班级活动方案模板锦集八篇

关于班级活动方案模板锦集八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班级活动方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班级活动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班级安全工作,提高全班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识灾、自救、自护的能力,特举行突发事件应急疏散演练,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以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护师生的人身安全。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二、活动安排

(一)、活动主题:

面对危险,学会逃生

(二)、演练内容:

突发事件应急疏散演练

(三)、演练对象:

郊区文苑小学一(1)班全体师生

(四)、演练时间安排:

1. 3月7日 准备阶段:利用班队课时间开展训练,班主任负责组织训练、指导逃生。

2.3月10日上午课间操时间 全班师生正式演练

三、活动准备

1.演练前让学生熟悉突发事件应急逃生的正确方法,阐述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旨在提高防范意识,掌握逃生方法。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活动要求

根据班级所处位置,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

1.第一声信号:哨声。听到哨声后,各负责教师迅速到达指定负责区域。第二节课教师重申演练程序和要求。时间为一分钟。

2.间隔一分钟后,第二声信号:警报铃声。警报铃声响后,全体同学双手抱头,有秩序地在老师的带领下从前门撤离教室。要按照预先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的撤离。

3.撤离顺序及线路:从南教学楼西侧疏散通道口撤离到活动区,老师走到最后,并仔细检查是否有疏漏的学生。

4.撤离目的地:撤离到各自活动区域,双手抱头,蹲下,听从负责教师统一安排。

5. 第三声信号:哨声。听到哨声后,警报解除,整队,向班主任报告。

(三)、自救互救

疏散后,各小组立即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行灾后的自救工作。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

1.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 长:赵志宏

副组长:王丽清

成 员:班长、各小组组长

总指挥:赵志宏

信号员:赵珂

楼道口疏散负责员:冯一鸣

职 责:

①控制局面,指挥有关学生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②安排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③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学校政教处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④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⑤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

信号员发出第一声信号,哨声响起,各负责教师迅速到位。第二节课教师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1分钟)

(二)、紧急疏散演练

1.信号员发出第二声信号,“警报铃声”信号(警报铃声)。上课教师立即组织学生双手抱头,有秩序地从教室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2. 信号员发出第三声信号:哨声。听到哨声后,警报解除,整队,报告。整队,立即点清人数,

(三)、宣布演练结束,有秩序带回教室。

七、注意事项

1.必须按疏散线路迅速疏散,不要急先恐后,避免碰撞、拥挤、踩伤。

2.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

3.疏散过程中,双手抱头,有序撤离。

4.疏散途中要尽量避开建设物和电线。

5.学生到达安全区域后,继续双手抱头蹲下,直至警报解除。

班级活动方案 篇2

一、目标细化的思路:

中班幼儿是整个幼儿期思维特点表现最为典型的时期,即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最为突出。这一思维特点不仅表现在幼儿解决问题、判断事物时,也表现在幼儿各种活动中。在这个时期幼儿活泼、好动,并且富于想象,语言学习能力也大大提高,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动中他们逐渐学会了交往,会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针对这个特点,结合我班幼儿实际情况设计了本次语言活动——《谁和谁好》。

《纲要》语言领域目标中提出:“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喜欢与人谈话、交流;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中班上学期语言课程目标中要求“能清楚地表达,喜欢与别人交流,能独立地讲述故事和描述事件;会根据不同的谈话对象调整自己的语言;能认真地倾听别人讲话不插嘴,能听懂讲话的意思;对多种文学作品有兴趣,喜欢阅读图书,能较有感情地讲述作品内容并尝试仿编;能听懂和学说普通话。”在本次活动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我以解读内化《纲要》理念为中心;以教学目标的切实性,活动过程合理性、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适应性为原则;认真分析、研究本班幼儿的身心特点、实际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制定了:

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语言美,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

2、学习有感情的朗诵儿歌,会用动作表现儿歌内容。

3、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体会学习儿歌的乐趣。”在分析研究设计目标的整个过程中,我力求使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三维目标有机结合立体式呈现。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语言美,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

2、学习有感情的朗诵儿歌,会用动作表现儿歌内容。

3、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体会学习儿歌的乐趣。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有感情的朗诵儿歌,会用动作表现儿歌内容。

难点: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四、活动准备:

背景图,小图片(白云,蜜蜂,小朋友)。

五、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朋友是谁?说个大家听听

小结:你们都有这么多朋友,真开心。那好朋友在一起玩应该怎么做呢?(怎么玩或玩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每个人都有好朋友,朋友之间要有礼貌,不吵架,不打架,互相帮助,互相谦 ……此处隐藏4190个字……母、报效祖国、人民、社会。

七、附件材料

课件

班级活动方案 篇7

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班级音乐会能够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音乐氛围,促进孩子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增强他们的兴趣,师生的情感也得以进一步沟通,教学效果得到很好的提高,让孩子们真正拥有自己的“小舞台”。

而在农村开展班级音乐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还能丰富孩子们的课外活动,实践素质教育,也是学生间相互展示、相互评价的一种途径,还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就感,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实践。

二、活动地点:

界上小学五年级教室

三、参加人员:

1、五年级全体学生

2、音乐科任老师

四、活动过程:

(一)前期准备工作

先在五年级试点实施班级音乐会,然后陆续在各年级展开,最后挑选出各班组织得比较好的节目开展综合性音乐会向家长代表及本校全体老师展示,并进行评价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各年级开展音乐会的能力。

(二)拟定活动方案

1.活动组织形式

主持人报幕式:主持人按节目单顺序依次报幕,学生按顺序表演。

2.活动要求:

要求人人参与,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自选内容、自选表演形式、自选合作伙伴、自选节目负责人、自选时间排练、自选节目主持人和学生评委。一切由学生自主筹备。

3.活动内容:

(1)节目范围:自选本学期教材内容,也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课本外的歌曲或表演形式,要求是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展现小学生素质的节目。

(2)节目形式:包括唱歌、舞蹈、小品、相声等。

(3)节目人数:根据节目需要自由搭配,形式和内容由学生自由组合,自愿报名,节目单由音乐课代表、音乐会策划小组统筹完成。(4)节目要利用课间十分钟、课余、周末等时间积极进行排练。

4.活动安排:

(1)教师方面:颁发本“班级音乐会”活动方案,放手学生,只在学生排练过程中和音乐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为学生的排练提供帮助,做好学生间的组织协调工作。

(2)学生方面:

A、从本班民主推举出优秀口才表演者,一男一女,作为本次音乐会主持人。主持人除负责节目主持外,还要负责统计本班节目的数量、内容等等。

B、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们,让学生自己动手,共同合作,做好设计节目单、布置音乐会会场等音乐会策划工作。

(三)开展“班级音乐会”

制定了活动方案,然后就是首先在五年级试点开展班级音乐会,孩子们拥有了自己的小舞台,老师对所有具有闪光点的学生进行了及时的评价和表彰。虽有一些小问题,但整体来说取得了一定成效。

五、活动反思与总结:

通过开展班级音乐会,学生进行了锻炼和交流,老师对音乐会进行了表彰总结,提高了学生对音乐会的认识和喜爱。从开展过程来看,我们班的小小音乐会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主持人忘台词,有些同学在演唱时跑调、节奏没有跟上、表情不够自然,舞蹈不够整齐,音响控制不够好,节目时间不够紧凑等等。

虽然我们的音乐会存在着这些缺陷,有很多的不完美,但这才真实体现了孩子们的水平,体现了他们最认真、最团结的一面,虽然今天的尝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这堂音乐会记载了孩子们共同努力的成长记忆。

通过这次音乐会,学生更深地了解了音乐课的内涵,他们在无形中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另外,孩子们在排练时的互相的接触更密切了,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同学之间的友谊也有了提升。通过音乐会的形式,学生在老师、家长们面前充分地展现了他们自己的音乐才华和实践能力,这是一次很好的考验、锻炼的机会。音乐会也使原来平时紧张的学习有了一股生命的活力,使我们的校园充满了艺术的气息。

班级活动方案 篇8

一、 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挑战的体育精神,进一步推进本校篮球运动的发展,学校决定于5月举办全校性的篮球竞赛。

二、竞赛组委会名单

主 任:xxx、xxx

委 员:xxx、xxx

裁判长:xxx、xxx

裁判员:xxx、xxx、xxx、xxx

统计员:xxx、xxx、xxx、xxx

医护员:xxx、xxx

场地器材:xxx、xxx

摄 影:xxx、xxx

三、主办单位:

xxx

四、协办单位:

教导部门、德育部门、各年级办公室。

五、竞赛时间:

20xx年 5 月 地点:篮球场

六、竞赛项目:

一年级组:抱球绕障碍接力

二年级组:运球接力

三年级组:定点投篮比赛

四、五、六年级组:五人制篮球比赛

七、参赛人数及方法

1、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副班主任为本次组织者和指导者。

2、一、二、三年级各班派10男5女参赛。

3、四、五、六年级各派男、女队员共10-12人。

4、利用抽签形式来决定比赛场次,比赛时间为四节各为8分钟。

5、本次比赛设一等奖6名、二等奖6名、最佳组织奖6名。

八、比赛方法及细则:

1、运球接力比赛抱球绕障碍接力规则及方法:(见图)

规则:以时间决定胜负,出现违规现象(如运球违例、没绕障碍等一次扣时间一秒。)

2、投篮比赛方法及细则:所有参赛队员在班主任老师投完后有序进行比赛。(班主任老师投完后班学生捡球,学生投完后马上离开)比赛中途放弃者按弃权处理。

规则:在3秒区外定1个比赛投篮点,必须在这1个点上投篮方可有效(见图)每个队员共投5次进一球得到一分。班级总分最多者胜。如果遇到相同比分的班级,由班主任进行第二次投篮决出名次。

3、五人制篮球比赛采用国际篮联最新竞赛规则:

比赛时间:比赛分4节,每节8分钟。节与节间的休息时间分别为2分钟;第二节与第三节中间的休息时间为3分钟。所有比赛中均不停表,包括犯规,罚球,换人,球出界等。比赛中有突发事件发生时,在裁判员示意停表的时候记录台方可停表。每队每节只能通过记录台申请一次暂停,第四节最后三分钟不可申请暂停。比赛结束如出现平局,由双方队员中一名队员进行罚球三次决胜负。以此类推。

比赛要求:第一节上场队员为4男1女,第二节上场队员为5女,三、四节教练安排。

4、比赛采用单循环积分制:胜一场积2分,输一场积1分,弃权积0分。若2队积分相同,则以2队之间的胜负决定名次;如遇3队或3队以上的积分相同,则按积分相同队之间比赛胜负场数多少决定名次。胜场多者名次列前;如仍相同则按得失分率(得分之和∕失分之和)决定名次,得失分率高者名次列前。

九、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关于班级活动方案模板锦集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