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石》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青石》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青石》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通过讲小青石的生活经历,形象地阐明了生活的意义:默默无闻地为大众服务,才是最有意义的事。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受到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教育。练习分清课文的主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
教学难点:
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教学构想:
揭示学习内容及自学要求,组织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教学准备:
写有自学思考题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然后评议,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2、按照预习要求检查预习情况。
⑴起初小青石和小黑石的理想各是什么?
⑵后来小青石的理想有什么变化?
⑶课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小青石的快乐?找出小青石觉得快乐的句子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考虑段意。
2、分小组讨论分段情况。
3、集体讨论交流,指名回答。第一段:讲被山水冲到岸滩上的小青石和小黑石生活平静;第二段:讲小青石和小黑石对生活的截然相反的态度;第三段:讲小青石被运往都市,为自己的理想即将实现而满腔欢喜;第四段:讲小青石被制成混凝土铺在道路上;第五段:讲小青石认为自己找到了最有意义的生活。
三、提出自学要求,学生进一步自学
1、明确自学要求。
⑴工人把小青石铲去干什么了?
⑵小青石是怎样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的?
⑶小青石在成为混凝土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用课文里的话回答。(小青石在没有成为混凝土时,说:“这样的生活,我讨厌了”、“老是停留在这里真闷得要死了”。后来实现了到都市里去的想法,所以很“得意”,觉得“总比闷在岸滩上强”,在小草里也是“满心欢喜,并不嫌颠簸得难受,反而觉得异样的舒服”。接着被铺在道路上,透不出一丝气“只得闷声不响”,再后来完全改变了模样,已经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它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不晓得怎样才好”。最后,小青石“看见许多许多的人的脚”它的意思又变了,“它觉得非常快乐”。)
2、为什么小青石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小青石会觉得快乐?
3、小青石认为什么是最有意义的生活?齐读课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
4、“要像我这样稳定不动,生活才有意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小青石的“稳定不动”和小黑石认为的“石块天生就是稳定不动”的“稳定不动”有什么不同?(同样是“稳定不动”,但小青石认为自己的“稳定不动”是更有意义的。因为小青石“是为大众服务的”。)
四、再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要求: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同桌讨论交流。
3、集体讨论。(这篇课文通过讲述小青石的生活经历,形象地阐明了生活的意义:“默默无闻地为大众服务,才是最快乐的事情,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五、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全文。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读写例话《分清课文的主次》。
板书设计:
20小青石
厌倦平静的生活,渴望成为有用的材料
实现入城的理想,得意;
被搅拌,头昏脑胀,生气;
成为铺路石,快乐
课后小记:
《小青石》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受到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教育。
2、练习分清课文的主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小青石的生活的理想。
2、练习分清课文的主次。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脉络,划分段落。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受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
(二)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主次。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小青石的生活理想。
(二)分清课文内容的主次,划分段落。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请学生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童话,这篇童话通过小青石追求理想的经历,告诉我们生活的真正意义。
(板书:20小青石)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
光景:表示估计(时间或数量)
安适:安静而舒适。
情形: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
迷迷糊糊:(神志或眼睛)模糊不清。
水晶:无色透明的结晶石英,是一种贵重矿石,产量较少,可用来制光学仪器,无线电器材和装饰品等。
玛瑙:矿物,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有各种颜色,多呈层状或环状,质地坚硬耐磨,可以做研磨用具、仪表轴承等,又可以做贵重的装饰品。中药上用来治某些眼病。
发簪:别住发髻的条状物,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
颠簸:上下震荡。
翻来覆去:来回翻动。
搅拌:用棍子等在混合物中转动、和弄,使均匀。
分寸:说话或做事的适当限度。
疲乏:因体力或脑力消耗过多而需要休息。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性质: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2、轻声读课文,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
(三)理清课文脉络,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被山水冲到岸滩上的小青石和小黑石过着平静、安适的生活。第二段(第2~9自然段)写小青石和小黑石对安静、舒适的生活截然相反的态度。第三段(第10~14自然段)写小青石被运往都市,为自己的理想将要实现感到兴奋。
……此处隐藏2729个字……文的主次;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德育渗透点
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受到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教育。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体会课文中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
2.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解,对学生进行为大众服务的思想教育。
(二)解决办法
1.自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哪部分是主要内容,哪部分是次要内容。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结合思考题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对学生进行为大众服务的思想教育。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二)结合导读和思考题默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并找出不懂的问题。
(三)小组讨论、交流。
(四)全班汇报、交流。
(五)学生默读,体会课文的哪部分是主要内容?
(六)学生总结中心思想,并谈谈学了这篇课文所受到的启示。
(七)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教具准备
投影仪。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两块被山水冲到岸滩的小石头,有着不同的理想,他们各自的理想是什么呢?后来,小青石的理想有什么变化?读了这篇童话,你就知道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青石》。板书:20*小青石
(二)齐读课题
(三)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不理解的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四)指名学生连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五)自读课文
思考题:(用投影出示)
1.起初小青石和小黑石的理想各是什么?后来小青石的理想有什么变化?
2.从课文中找出写小青石觉得快乐的句子,用“——”画出来。
(六)汇报、交流以上思考题
学生应汇报出:起初小青石和小黑石对安静、舒适的生活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小青石对平静、安适的生活“不习惯”,而且“过厌了”,希望到外面世界走一走,到大都市去,像水晶和玛瑙一样,成为发簪和纽扣,各处往来,见识种种事物,过着有趣的生活。小黑石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它安于现状。
小青石觉得快乐的句子是:小青石得意地想:“我就要到都市里去了!可能和老朋友水晶、玛瑙碰头吧。我将成为发簪还是纽扣呢?不管成为哪一样,总比闷在岸滩上强!喂!快些把我铲起来吧!”一会儿,小车动起来了。小青石满腔欢喜,并不嫌颠簸得难受,反而觉得异样的舒服。小青石看见许多许人的脚,它觉得非常快乐。它和同伴一起支撑着大众的脚。它不再羡慕水晶和玛瑙了。它想:“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小黑石说的话原也确切,我们石块的性质是天生稳定不动的。不过,要像我这样稳定不动,生活才有意义!”
(七)默读课文
给课文分段,考虑各段内容分别是什么?(教师巡回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八)小组交流分段、概括各段内容情况
(九)全班汇报、交流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被山水冲到岸滩上的一块小青石和一块小黑石过着平静、安适的生活。
第二段(从“一天”到“一会儿竟睡着了”)讲小青石和小黑石对平静、安适的生活截然相反的态度。
第三段(从“几天以后”到“反而觉得异样的舒服”)写几天之后,小青石被工人运到都市,为自己的理想将要实现感到兴奋、欢喜。
第四段(从“第三天早上”到“不晓得怎样才好”)讲小青石到都市后,被制成混凝土,铺在马路上,小青石被彻底改变了面貌,它一时闹不清这是怎么回事。
第五段(从“一年又一年”到全文结束)讲小青石为自己能成为让人们走的道路,成为为大众服务的无数石块中的一块,感到快乐和自豪。它认为“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十一)学生质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汇报交流(这节课能解决的在这节课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第二课时边理解课文边解决)。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
思考题:(投影出示)
1.你认为这篇课文中哪部分是主要内容?(突出本单元训练重点)
2.小青石认为什么是最有意义的生活?(渗透中心思想)
3.你都读懂了什么?(充分理解课文内容)
(二)小组讨论以上思考题
(三)全班汇报、交流
在交流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积极动脑思维,一个问题必要时找几名学生回答,学生实在答不准的,教师要给予引导。应交流出以下内容:
第四段和第五段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青石认为:自己能够成为让一切人走的道路,成为为大众服务的无数石块中的一块,这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你读懂了什么?这一题要求学生回答出以下几点:
1.工人把小青石铲去干什么?
工人把小青石铲去,运到都市,小青石被制成了混凝土,铺在马路上。
2.小青石在没成为混凝土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成为混凝土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小青石在没有成为混凝土时说:“这样的生活,我过厌了”,“老是停留在这里真闷得要死了”。后来实现了到都市里去的想法,小青石很“得意”,觉得“总比闷在岸滩上强”。在小车里也是“满腔欢喜,并不嫌颠簸得难受,反而觉得异样的舒服。”接着被翻来覆去地搅拌,它“头昏脑胀”,“生气”了;接着被铺在道路上,透不出一丝气,“只得闷声不响”;接着完全改变了模样,已经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它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不晓得怎样才好。”后来,小青石“看见了许多许多人的脚,”它的思想又变了,“它觉得非常快乐。”“这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3.为什么小青石有这样的思想感情上的变化?为什么小青石觉得非常快乐?
因为小青石最初对自身的价值,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后来它抛弃了幻想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认为支持大众的脚,是最有意义的生活。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所以,它觉得非常快乐。
板书:支持大众的脚
最有意义的生活
(四)总结中心思想(让学生自己总结)
通过讲述小青石的生活经历,阐明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五)谈谈读了这篇文章后,受到了哪些启示
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是为人民服务就应感到快乐,就是最有意义的生活。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身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
深入体会小青石思想感情的变化,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
七、布置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
2.预习读写例话《分清课文的主次》。要求:在预习本上写出《分清课文的主次》这篇读写例话中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八、板书设计
20*小青石——支持大众的脚——最有意义的生活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