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弟子规的演讲稿(15篇)
通过对演讲稿语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现如今,我们都可能会用到演讲稿,你所见过的演讲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弟子规的演讲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弟子规的演讲稿1平时读书总觉得书上内容跟生活没有太大关系,但自从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这本书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里面使我最感动的就是这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快不能慢。父母叫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偷懒。父母教导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仔细地听。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要顺从。
我想:做人不正要这样吗? 想到这里,我就回忆起那件事。
在童年时期,我是一个很爱哭的孩子。有一次,我想用舌头在冷冷的铁杆上舔舔,那滋味很不错,爸爸看见我在弄,马上抱起我,叫我不要,会把舌头弄流血的。我不听,趁爸爸妈妈午休的时候又那么做,我把舌头的前半部分舔在铁栏杆上,刹时觉得舌头万般疼痛,心想不好!我刚想缩回舌头,可办不到了,舌头被冻在铁栏杆上了,这时我急了,在那里大哭,爸爸听见了,拿起一杯热水“噗”的一声,浇在我舌头附近的铁栏杆上,冒出了一股热气。我把舌头“摘”下来,弄得满嘴是血,妈妈说:“小纯,爸爸妈妈说过的话以后就要谨记在心了。”这件事都怪我不听爸爸的话。
做人就是得这样,听父母的话,正所谓“不听父母言,吃亏在眼前。”由此,我们也得孝敬父母,因为父母是我们的老师,教了我们许多道理,关心,照顾了我们一辈子。让我们也关心他们一点,尊敬他们一点,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回报父母的这份情。
《弟子规》这本书我现在还经常拿出来翻读,它一直鞭策着我。
关于弟子规的演讲稿2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我们的瑰宝——弟子规》。
我很欣喜的通过尚学路上图书室这个平台,读了我们的国学经典《弟子规》,从这本书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让我感到十分惭愧。记得有一次,妈妈在染头,不小心染膏进眼睛里了,喊我帮忙。我却只顾玩电脑,很久才慢吞吞地应答。害得妈妈的眼睛得了眼病,打了好多天的点滴。现在想起来,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要知道,妈妈头上那一丝丝银发是因我而生的。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知道了这些以后,每次我有好吃的和好玩的东西,我都会惦记给我的小表弟留一部分的,从不一个人享用。家里人都我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妈妈也一直以我为荣。在和表弟相处的时候,我还学会了宽容别人,学会了体谅父母。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人的一生很短暂,转眼间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时的宝贵时光。我们所知道的鲁迅先生,一生都在与时间赛跑。他在课桌上刻的“早”字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中。地球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经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要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就是我的座右铭,所以我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以前我去哪里玩,都不告诉父母,回来的时候也不声不响的。自从我知道了这句话后,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还有一件事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和我一起学琴的邻居家的姐姐一开始对弹琴十分喜爱,而且她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一个曲子几天就能练完,有些曲子都不用老师指导,她就能自学弹下来,琴班老师非常喜欢她。可是在她妈妈给她买了一台价格不菲的电子琴之后,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再也没有往日那股学琴热情了,再后来她就干脆放弃了,无论老师家长怎样规劝,就是打动不了她的心思,老师也为她感到惋惜。我想:我一定要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决不轻易放弃!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对于食物,不要挑食,也不要偏食,偏食会营养不良。吃东西要适可而止,不要过量,过量会损伤脾胃。我有一个姐姐,她吃饭十分挑食,这个不吃,那个不吃,倒是天天小零食离不开她的嘴。每天不是吃可乐鸡翅,就是吃方便面或西红柿。从来没见她吃过一口青菜。一到冬天,感冒发烧天天伴她左右,身体也十分虚弱。虽然她是我的姐姐,比我大一岁,但是每当我们两个人走在街上,大家都认为我是姐姐,她是妹妹。因为我个子比她高,身体比她结实。我一定要把《弟子规》这本书推荐给姐姐看,让她和我一起健康成长。
我们班同学趁中午吃午饭时,总喜欢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结伴去买零食吃。尤其张悦同学特别喜欢吃油炸串,天天买炸串吃,常常吃得肚子溜溜圆,直打嗝。那天中午,我们又在有说有笑地吃饭。突然,只见张悦脸色苍白,眉头紧锁,捂着肚子,还不时发出呻吟声。同学们见状,赶紧问她怎么了。她结结巴巴地说:“我我肚子疼,哎呦哎呦。”幸亏老师及时把她送到医院。医生说她得的是急性胃肠炎,主要就是因为吃东西没有节制,胃受不了,才得了这种病。为此张悦同学休息了半个多月,耽误了很多课程。我们同学个个引以为戒,再也不敢暴饮暴食了。
对照《弟子规》,我每读一句都能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啊!《弟子规》真是我的良师益友,和它朝夕相处,我就会成为一个既懂事又快乐的好孩子。
关于弟子规的演讲稿3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在这绿色的春天里,我们学校开展了“我读书,我快乐”的活动,在这期间,我认真的读了《弟子规》。
这本书是古代大臣至圣先师孔子所写,里面主要是教人怎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讲信用……但在这360句中,最令我感悟最深的还要数这句:读书法,有三道。心眼口,信皆要。这句话的基本意思是:读书时,有三个到:心到,口到,眼到。即心要记,眼要看,口要读;这三者缺一不可。
但我的实际行动跟着一比,简直是天然之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每次读书或做作业,我都做不到心到,口到,眼到,这点让我的内心非常的惭愧!每次我做作业,都不专心。不是玩笔,就是看窗外的风景。
深深印在我脑海里的还要数那一次:二年级时,数学老师中午给我们布置了15题基本计算题让我们回家做。我一到家,准备开始做时,一开始下定了决心,开始还不到五秒就忘得一干二净,就像《哆啦A梦》里的野比大雄一样!
我才做了4题就已经开始不耐烦了,于是我就在题目上稀里哗啦地随便写了几下,就盖上本子了。谁知下午批改出来后就前面认真做的4道题是对的,其他全是错的,就因为这事,被老师批评了好久。 ……此处隐藏4875个字……家时也要跟妈妈说一声。这样妈妈就不用担心了。
我读完了《弟子规》,了解了自己的缺点,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一定要改掉缺点,做一个完美的好孩子。
关于弟子规的演讲稿1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模具101班的黄升思,下面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经典。
我喜欢读《弟子规》弟子规,顾名思义,就是学生的规范。它是中华民族几百年来的礼仪精髓,是文明的灵魂,是学生文化的瑰宝。学《弟子规》做文明人。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面对它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家喻户晓;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的氛围当中,置身于做人的大道当中。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女的本分,但我们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却不曾注重细小。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只有心存感恩之心,才能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他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处事。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才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
学习了《弟子规》,被它所蕴藏的深厚内涵而打动,此时我才明白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真正原因;因为我们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一代代优秀的中华儿女。
《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也是一样,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就像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一定的时间了。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诵读并牢记《弟子规》吧!我深信,学习《弟子规》,不仅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关于弟子规的演讲稿14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学〈弟子规〉 做文明人》。
沐浴在柔和的晨光中,耳边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听着这亲切的声音,我不禁停下脚步,轻声跟着读起来。这是我已熟读的〈〈弟子规〉〉的总叙。
我喜欢读〈〈弟子规〉〉。 “弟子规”,顾名思义,就是学生的规范。它是中华民族几百年来的礼仪精髓,是文明的灵魂,是学生文化的瑰宝。学《弟子规》,做文明人。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把一千多字的文明礼仪略成了24个字,虽然短短24字,却也已经树立了我文明的态度。 弟子规,是圣人对我们的教诲,它让我明白了做文明人的道理: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接着要小心谨慎,诚实守信。和大众相处要平等博爱,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物,如果有剩余的时间与精力,要向多方面学习。
以前的我从不懂什么是文明,学了《弟子规》。我知道文明就是:孝——首孝弟。 百善孝为先。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父母对我百依百顺,凡是我提出的比较合理的要求,都会想方设法满足我。我总是认为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甚至,有时父母关心我,多叮嘱几句,我反而嫌父母啰嗦。有时父母要我做些事,我总是拖拖拉拉,尽量避过,即使做,也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为人子女最痛苦的事。我们至少要做到《弟子规》所说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才能不辜负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父母。这就是文明。
以前的我从不懂什么是文明,学了《弟子规》。我知道文明就是:信——次谨信。 诚信是三月的春风,是五月的花海;商人说诚信是宝贵的信誉,是无价的财富;长辈说诚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是一张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我说诚信是两根小指拉钩后的百年不变,千年不悔。
也许有朋友安慰自己说,诚信是大人的事,我们还没有长大呢!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就错了,大错特错了!当你把果皮扔到干净的操场时,你诚信了吗?当你看见老人上车而假装
闭目养神时,你诚信了吗?当你为了一时的虚荣心,考试舞弊时,你诚信了吗???我们真的会惊讶地发现,自己有太多的不诚信! 这就是不文明!
以前的我从不懂什么是文明,学了《弟子规》。我知道文明就是:谐——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和谐者,为德行高尚者,自然为人们所敬仰。物种以竞争为目的,人类以互助合作为目的。不管你是哪个种族的,都是同类,因该和睦相处,互相合作。这才是文明人。学了《弟子规》我明白了我们桃校长的校训:今天你微笑了吗?就是教我们做个能和谐人际关系的文明人。故有余力,便应珍惜时间多学习,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你也会变得更有德行,你便会成为一个文明人,为人们所敬仰。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诵读并牢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吧!这是我们学生的传统,学生的文明。我深信,有了它,我们一定会置身于〈〈弟子规〉〉的文明世界里!我深信,有它了,我们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关于弟子规的演讲稿15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按照郁老师的要求,我们暑假期间要从《快乐暑假》上面自选5本以上的书来阅读。我选的分别是《我爱你,中国》、《神话故事》、《科学童话》、《伊索寓言》、《中国汉字》还有《弟子规》,其中前面几本,我每天都朗读,而对于《弟子规》,父母要求我每天背诵一段,41段用了41天已经全部背诵完毕。
我感觉《弟子规》对我们生活很有帮助。它教会我们怎么对待父母和长辈,也教会我们怎么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情,甚至连怎么穿戴吃饭、怎么读书、怎么整理书籍都有很明确的要求。
有一次,有人按家里门铃,我正在玩IPAD, 妈妈让我去开门,我坐着不动,妈妈就说“父母命,行勿懒”,我赶紧跑去开门了。我平时吃饭,不太爱吃冬瓜和木耳,家人又会从《弟子规》里找到教育我的句子“对饮食,勿拣择”。“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当我有时读书不用心时候,我耳边就有人会这么说。
《弟子规》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真的很有帮助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