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中小学辅导

语文《老王》教学设计

时间:2025-11-23 23:35:08
语文《老王》教学设计

语文《老王》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老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老王》教学设计1

[知识目标]

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2、培养学生对不幸者的同情和关怀。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合理地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2、难点:时代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课前预习]

1、查阅文中出现的生字。

2、了解期间对知识分子的政策。

[教学设想]

运用情景教学的指导原则,通过音乐和图片及教师感情的投入[诵读]创设情景,感染学生,进而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学习老王善良、诚实的品质,学习作者关怀不幸者的精神,最后在教师特设的情景(图片、音乐、解说)中,再次感染学生,让他们产生共鸣,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的目标。

[教学过程]

一、听一首导教师有情感的诵读、感染学生。

诗歌入

二、读一篇整体感知

文章品味探究

合作讨论

(1)整体感知:教师活动:出示问题并总结板书。

1、老王的生活怎么样?

2、老王的为人怎么样?

3、作者一家如何对待老王的?

学生活动:自读,速读,抓要点,整体感知,交流意见。

(2)品味探究: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细读、品味,哪些自然段受感动及原因并总结。

学生活动:细读,品味,批注,然后交谈发言。

(3)合作讨论: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后一句话并总结。

学生活动:互助式学习,讨论发言。

三、诉一份温暖

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出示问题,身边哪些普通人曾给过你感动,写出感动。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写一写,个别回答,述说生活的美好。

教师活动:点拨学生发言,配以“20xx年感动中国的人物魏青刚和青藏铁路工人”图片,引导学生把目标投向社会,发现普遍人身上优秀的品质,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四、树一个信念

教师再次创设情景,生活中的弱者,不幸者图片及音乐(让世界充满爱)教师解说,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树立“关爱他人”的信念,最后在《爱的奉献》的歌曲中结束。

语文《老王》教学设计2

一、导入新课:

期中考试我们班有位同学写了篇作文,题目是“我欣赏农民工”。他写了“10月23日南昌农民工抬车救人”这件事,突出了农民工“总不能见死不救”的信念。表达了这位同学对于善良的农民工的敬意和热爱。小小年纪他便懂得尊重生活中所有值得尊重的人,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发现一颗颗金子般的心,让我们为他鼓掌。而著名作家杨绛关注的同样是一位只有姓、没有名的普通人,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杨绛,了解老王。(板书课题)

(1)解题

1、作者简介(ppt演示)

2、写作背景(ppt演示)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本文内容及思想感情,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体会作者一家的.善良,学会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

3、品味文章语言的深意。

三、字词和释义(ppt展示)——齐声朗读2遍

四、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思考下列3个问题:

(1)老王是怎样的一个人?(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对老王进行刻画?)——苦、善

(2)别人是怎样对待老王的?

(3)你认为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2、分段朗读,归纳段意

(1—4)(5—7)(8—22)

五、研讨探究:

1、研讨老王之“苦”

(1)精读课文1—4自然段,学习明确文中交待了老王的哪些情况?

课文第1自然段:交代了老王的职业————谋生手段

课文第2自然段:交代了老王的家庭情况————孤苦无依

课文第3自然段:交代了老王的身体状况————生理缺陷

课文第4自然段:交代了老王的居住条件————生活条件。

(2)老王仅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单干勉强谋生,生理的缺陷对他偷蹬三轮车谋生无疑是雪上加霜,困难重重,由于老王收入少,所以居住条件极差,这些写的是老王生活之“苦‘。

(3)课文第3自然段写老王的生理残疾,还介绍了人们对老王的态度。别人如何对待老王?

(4)老王除在生活上“艰苦”外,还在精神上“凄苦”。我们说,老王是一个苦的人。

2、研讨老王之“善”

(1)朗读读课文5——2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①作者记叙了与老王交往中的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说明老王品质(为人)如何?(填下表)

事件老王的品质

②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通过这三件事充分体现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善心,关心人,知恩图报等特点,说明老王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极其纯朴善良的。

③最能打动你的片段是什么,为什么?

老王“临死前送鸡蛋、送香油”知恩图报,临死也要去谢谢好心人,最能体现老王心地善良,最能令人感动。

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片段的,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肖像、神态、动作、语言……

3、梳理“我”一家之善,领悟文本思想感情

问题一:老王之所以在离世前的一天还抱病来到作者家里送来香油、鸡蛋表示感谢,说明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关照,老王至死不忘。通读全文,思考作者一家人对老王的“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按照课文顺序概括回答)

①②③④⑤

问题二:老王死后,作者认为自己对老王关爱够了没有?作者是怎样的心情?

同情和怜悯。对他的关爱不够和自己无力改善老王的境遇感到愧怍,呼吁关爱不幸人。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怎样理解?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问题三:作者为什么能够那么关心老王?

1)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在作者眼中,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包括了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得出感悟: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识,才会有平等对话,作者才会对人家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而感到抱歉。

2)人道主义精神。要求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作者一家对老王是怀有这种精神的。——“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身子僵直,样子非常怕人,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几年了,作者总是感觉愧于这个不幸者,总觉得在他生前,对他关爱不够。”

六、品读精短,换位体验

教师提示:老王与“我”一家的交往正体现了“以善良去体察善良”。用心阅读“老王送蛋、送香油”这一片段,请同学们换位体验。

①假设你是作者“我”,生命垂危的老王给你送蛋时,你会怎么做?

②试揣测“我付钱给老王”时老王的心理:杨先生那样对我,我会怎么想?

七、品味语言

杨绛女士的文学语言朴素本色,却灵气飞扬,别有韵味。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表达效果最好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①②③

八、关注我们周围的“老王”,不要有旁观者效应和从众心理,善待他人。

九、作业布置

仿句练习:爱心是……

语文《老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惶恐、荒僻、滞笨、愧作”等词语。

2、探究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整体把握课文,体察人物思想感情。

3、揣摩本文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4、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激发感情

1、倾听歌曲《好人一生平安》:

有过多少往事

仿佛就在昨天

有过多少朋友

仿佛还在身边

也曾心意沉沉

相逢是苦是甜

如今举杯祝愿

好人一生平安

谁能与我同醉

相知年年岁岁

咫尺天涯皆有缘

此情温暖人间

2、提问: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好人的课文,说说有哪些好人?为什么说他们是好人?

二、从人入手、评析课文

1、学生回答讨论:板书(给人物记档案)

地点:北京时间:“xxx”

老王──身份:回民三轮车工人家庭:光棍身体状况:营养不良“田螺眼”病

我们夫妇──身份:知识分子处境:干校身体状况:一条腿走不得路

教师小结: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⑵患难之处见真情。

2、进一步小组合作讨论:

有过多少往事?相逢是苦是甜?(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老王的善良:

⑴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

⑵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⑶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作者的善良:

⑴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

⑵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⑶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⑷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⑸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

3、能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是哪一句?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钱钟书夫妇已经这样对待老王,但还是觉得可以做得更好而没有做到,内心的深切愧疚和高远追求,使我们感动。

三、从言入手,赏析课文

1、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有一天”──结尾。

2、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②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①句“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①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②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①句“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①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②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①句说“镶嵌在门框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3、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讨论。

预设:⑴全新的白布,为什么要写?

⑵钱?为什么是侮辱?

⑶就是您那儿的第二天,为什么用您,……

4、在探究基础上,体会语言特色。

语言特点:简洁朴素

叙事特点:琐碎平淡

运用朴素简洁的语言以及琐碎平淡的叙事还人物以真实,这种看似冷漠,仿佛“他者”的叙述,却产生惊人的震撼效果。读者合上作品,才发现一种冷冷的悲凉自心底弥漫而来,感人至深却在不经意间,这是杨绛给我们带来的文学。

四、从情入手,升华思想

倾听歌曲《爱的奉献》。

《语文《老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