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中小学辅导

语文教案

时间:2025-11-15 08:07:07
【精华】语文教案4篇

【精华】语文教案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本课重点】

《化石吟》是科学诗,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许多物种相继灭绝,但化石保留了下来,是生命之躯曾经存在的明证。同时它又是抒情诗,通过赞美化石从而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基础练习】

1.解释词语。

(1)腐朽:

(2)化为乌有:

(3)潜行:

(4)海枯石烂:

(5)葱茏:

(6)叹服:

2.改正成语中的错别字。

事在必行( ) 其貌不洋( ) 坐想其成( )

以逸代劳( ) 故技重演( ) 针贬时弊( )

言不由中( ) 出神入画( )

3.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4.当参观自然博物馆或在翻阅介绍古生物的资料时,你有何感想呢?能否也写一首小诗,来抒发你的思想感情?

【拓展阅读】

1.阅读诗节,回答问题。

人造卫星又回答:

对了,我正想告诉你,

我靠神目——遥感技术,

发现了隐藏的古城废墟——

那是在南墨西哥的密林中,

有你古代的玛雅城两座;

两座古城里既有金字塔,

又有千姿百态的石头建筑。

这永不消逝的废墟呀,

它的考古价值堪称瑰宝骊珠:

显示出公元前六百至九百年间,

古代玛雅文化的繁荣画图!

(1)这是人造卫星对地球说的一番话,诗歌采用 的手法写出了人造卫星的 技术在 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

(2)从古代的遗迹来了解当时的历史,考古的价值就在这里。请你查阅资料,举出实例来证明这一点。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去年六月,蒙大拿洛基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帕特·莱基在蒙大拿荒原的一个偏僻地方,发掘出一具约12米长、约为完整骨骼75%的霸王龙骨骼化石。除了尾部短缺一小部分外,差不多是一具完整的霸王龙骨骼化石。 据此,科学家就能着手解开霸王龙的一些悬而未决之谜。

通常,体长12米,体重达3000千克,并长有17.7厘米长、剃刀般锋利牙齿的霸王龙,如果不归入食肉动物范围,令人难以理解的。可是,一部分古物学家认为,霸王龙短得可怜的前肢(在4.5米长的躯干上,前肢只有91厘米长),以及这蹒跚的步伐、缓慢的移动速度,使得它们不可能对小动物发起突然袭击。他们深信,霸王龙的食物是以死亡动物为主的。

为了研究霸王龙的奔跑能力,科学家对所发掘的霸王龙腿骨、骨盆、趾骨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他们测定了霸王龙化石上左前肢二头肌腱附着的痕迹,根据骨的大小和肌腱附着的度以及骨上大致的肌肉量,计算出霸王龙的每侧前肢可以抓得住约545千克的重量,这足以应付捕食的需要了,而食腐动物绝对不会长有能发挥如此强大力量的前肢。此外,过分短小的前肢在捕捉猎物时,也许还可借助于胸脯的重量,不让猎物逃走。

(1)填入中横线上的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便是唯一保存有完整的短小前肢同时也是最完整的骨化石。

B.这是最为完整也是唯一保存至今仍有完整短小前肢的骨骼。

C.那就是唯一保存有完整的短小前肢也是至今最完整的骨骼。

D.这是至今最为完整也是唯一保存有完整的短小前肢的骨化石。

(2)对霸王龙,科学研究者有两种不同看法。第一种认为是食腐动物,其根据是:① ,② ,第二种认为是食肉动物,其根据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捕捉猎物时可借助胸脯重量。你倾向于第 种看法。

3.泥盆纪晚期的某些肉鳍鱼类很可能曾经受到过极度干旱的威胁,迫使它们设法寻找新的水塘或溪流以便在其中继续生存下去,这就使它们不得不先爬上干旱的陆地,结果,有些肉鳍鱼类找到了新的水源,因此得以继续过它们的鱼类生活;大多数探险者很可能悲惨地死去;但是,最成功的恐怕要数那些在陆地上学会了新的生活方式的个体及其后代们,它们从此开创了全新的陆地生存空间,摆脱了水域对脊椎动物的限制,为向更高级的进化方向前进奠定了基础。

假设你是第一条从水中爬上岸的鱼,请展开你丰富的想象,试以第一人称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火眼金睛】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出下文。( )

(2)“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化石中隐藏了古生物的信息。( )

(3)“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运用拟人的手法,说明人类对化石有很深的了解。( )

精析:这几个判断题考察的是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1)句中的两个问句不是设问,因为设问是自问自答,而这两个问句只问而没有答,所以是×。(2)句中,把生命历程的痕迹比作条条皱纹,把化石比拟为人的脸。所以是√。(3)句中运用拟人的手法是对的,但是并没有说明人类对化石有很深的了解,而是说明人们刚刚挖掘出化石,开始了解他,所以是×。

【学习预报】

1.自主探究。

(1)设计表格,准确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要求简洁明了。

(2)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3)搜集积累有关云和天气的成语、俗语、谚语。

第四单元

16. 化石吟

【基础练习】

1.(1)物质由于长时期的风吹雨打或微生物的侵害而破坏。(2)变得虚幻,不存在。

(3)在水面以下行动或秘密行走。

(4)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很长的时间。

(5)青翠茂盛。

(6)称赞而且佩服。

2.势 扬 享 待 伎 砭 衷 化

3.肉体 / 虽 / 早已腐朽 / 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 / 却 / 悄然潜行 / 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 / 裹藏着 / 生命的 / 信息,

为历史 / 留下 / 一本 / 珍贵的 / 密码。

4.略。

【拓展阅读】

1.(1)拟人化 遥感 考古 (2)略。

……此处隐藏1909个字……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图像和资料)

师生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图片、照片、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我的发现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来到了语文园地,细心观察,可以发现祖国文字的很多秘密;用心思考,你将会收获沉甸甸的果实。准备好,出发了!

2、观察比较,发现异同

首先让我们来观察几组词语,边读边想,你会发现什么?

照相 照相机 图书 图书馆

洒水 洒水机 电视 电视台

集邮 集邮册 飞机 飞机场

(1)读准字音(自由读、指名读、男女赛读)

(2)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3)反馈:小组汇报交流,比比谁观察的仔细,敢大胆说说自己的意见

(引导学生发现每组的两个词中含有同样的两个字,第二词是在前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两个词的意思不一样。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左边一栏的每一组词,请一个表示活动(动作),后一个表示完成活动(动作)所需要的工具。右边一栏的每一组的词语,前一个表示物品(东西),后一个表示场所。)

(4)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真能干,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发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祝贺你们!

3、拓展练习

你能学着刚才的样子填空吗?(学生小组互说、指名说)

游泳( ) 火车( )

洗衣( ) 服装( )

二、日积月累

发现了一个秘密,还有更多的奥秘在等待你揭开。(出示课件)读读下面这些字,碰到生字多读几遍。

宽窄 穷富 贵贱 恶善

强胜 胜败 内外 加减

1、组成自学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字、记字,比谁读得准,互相检查。

学生汇报(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赛读)

2、读了两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白是两组意思相近的词语)齐读词语

3、去掉两字之间的破折号,看看有什么发现?

宽窄 贵贱 善恶 强弱 胜败 内外(开火车朗读词语)

第二关:我会填

小朋友们,大家在学习和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许多多的词语,接下来,看谁最能干,能把下面的词组填完整。

1、课件出示:

明亮的( ) 繁华的( ) 茂密的( )

绚丽多彩的( )川流不息的( )风光秀丽的( )

(1)指名学生读红色的词语齐读

(2)小组讨论,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3)反馈交流,教师启发引导,师生共同完成填空。

(4)齐读词语赛读

2、用线连接可以搭配的词语

明亮的 市场 绚丽多彩的 日月潭

繁华的 森林 川流不息的 舞台

茂密的 灯光 风光秀丽的 行人

指名学生上台连线齐读

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的知识真丰富,这一关完成得十分出色,请大家为自己鼓掌吧!

第三关:我会读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乐园,去感受草原那一望无际,辽阔无边的美景吧!

课件出示《敕勒歌》

1、 引导学生看图,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做到边读边想,不会认的字可以问一问周围的同学。

3、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从诗歌中体会到什么。

4、 播放课件,感受草原美景。

5、 再通过范读、指名读、评议、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情感,

6、 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7、 配乐朗读

小朋友们,老师被你们的朗读深深地陶醉了,祝贺你们朗读闯关成功!

第二课时

夸家乡(口语交际)

设计意图: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夸家乡,是对本组专题的深化和延伸。可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进行,也可以与展示活动同时进行。课前要让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等等,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交际准备:

学生搜集的关于家乡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把学生分成若干交际小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你们的家乡是哪里?你们喜欢吗?今天老师让你们夸夸家乡,让对温州陌生的朋友知道温州,并且喜欢温州,好吗?

二、交流互动

1.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2)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互相交流,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2)导游推销员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推销员解答。

三、升华情感

1、小朋友们,你们表扬的真好!是的,看到我们的家乡在日新月异的变化,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话?

2、为了明天家乡的更美好,我们该做些什么?

四、动笔写作夸家乡

(1) 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听到、看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家乡的话写下来,也可给自己的画或照片配上一段文字,还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表达。

(2)把写好的话读一读,和你的伙伴交流分享。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

1、 词语接龙游戏。

⑴教师说词语,如:祖国,让学生接。

⑵组内游戏。

组长说词语其他学生抢接

(3)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的游戏。

2、夸家乡图画展

⑴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⑵贴入展示台,邀请小朋友观看自己的画,并简单介绍。

二、宽带网

1、自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民族、服饰和生活习惯、直辖市、省、特别行政区。

3、你知道的少数民族有哪些?他们的服饰,生活习惯有什么特点?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说出的少数民族,了解他们的一些情况。

4、出示中国地图:

⑴查找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利用宽带查找这些城市,了解一些基本情况。

⑵简介什么是特别行政区?在地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利用宽带网了解一些基本情况。

⑶看地图说说你还知道哪些省市?

⑷找找自己家乡的所在省

5、实践活动

拿出中国地图纸,用不同的颜色画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和自己家乡的所在地。

《【精华】语文教案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